打破西方垄断!100亿押注半成品!印尼为何把空军未来交给土耳其

 166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19 11:23

2025年6月11日,军警防务展览会的镁光灯下,印尼国防部长与土耳其国防工业局主席哈鲁克·戈尔根握手的画面被全球媒体定格。 两国签署了一份价值10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:印尼将采购48架土耳其自主研发的KAAN战斗机,分10年交付完成。 这笔订单刷新了土耳其国防出口史的最高纪录,也让印尼成为KAAN战机的首个海外买家。

KAAN战斗机是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主导研发的双发重型隐身战机,设计目标直指美国F-35和俄罗斯苏-57。 其机身长21米,翼展14米,最大起飞重量27.2吨,配备两台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发动机,最高飞行速度达1.8马赫,作战半径覆盖1100公里。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、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和智能头盔显示器,号称能实现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。

印尼的选择出乎外界意料

此前,印尼已斥资81亿美元采购42架法国阵风战斗机,并与美国洽谈购买F-15EX。

早前,印尼还曾计划以11.4亿美元引进俄罗斯苏-35,但因西方制裁流产。 此次百亿订单投向尚未成熟的KAAN,单价约2.08亿美元,虽低于阵风和F-35,但风险显著:KAAN仅完成两次试飞,六架原型机仍在测试中,量产需等到2028年。

技术转让条款成为交易的核心筹码。 根据协议,土耳其将向印尼开放发动机总装技术,并在爪哇岛设立战机组装线和维修中心。 印尼工程师团队已进驻土耳其安卡拉测试基地,参与后期研发。 这种“以市场换技术”的模式,使印尼首次触及高端战机的核心制造工艺。

印尼空军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这场豪赌

其现役主力为33架平均机龄25年的F-16C/D和苏-27/30,故障率攀升且维护成本高昂。 南海局势升温加剧了装备压力:2023年,纳土纳群岛空域不明军机抵近侦察频次激增240%,而邻国新加坡已列装F-35,马来西亚正增购阵风战机。

土耳其的军工野心同样依赖这笔订单。 2019年因采购俄制S-400被美国踢出F-35项目后,土耳其加速推进KAAN研发。 此次合同金额相当于项目总投入的1.67倍,直接缓解资金压力。 若履约成功,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年收入将跃升至24亿美元,全球武器出口排名有望从第11位继续攀升。

然而技术隐患如影随形

KAAN目前使用的美制F110发动机库存仅剩6台,仅够组装3架原型机。 土耳其国产TF35000发动机仍处图纸阶段,2030年装机计划被多国专家质疑。 棘手的是,美国拒绝批准发动机出口许可,若断供将导致生产线瘫痪。

地缘政治平衡术在交易中清晰可见。 作为不结盟国家,印尼拒绝采购中国歼-10CE和美国F-15EX,避免倒向单一阵营。 选择同为穆斯林国家的土耳其,既能规避西方军售的政治附加条件,又强化了伊斯兰世界的战略纽带。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称,合作将“深化伊斯兰国家团结”。

工业能力差距则是另一重挑战

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目前年产能仅4-6架F-35级别战机,10年交付48架KAAN需将产能提升300%。 而韩国KF-21战机已完成上千次试飞,KAAN的进度明显落后。

协议细节暴露了双方的务实考量。 48架订单中含12架双座教练机,首批交付定于2028年——与土耳其空军自用版列装时间同步。 印尼将分三批接收战机,付款节奏与本土生产线建设挂钩,降低财政风险。 2024年印尼国防预算仅90亿美元,此订单占比高达37%。

区域国家的反应迅速且强烈。

澳大利亚宣布将F-35A中队提前部署至达尔文基地,马来西亚紧急启动阵风战机增购谈判,越南国会则将苏-57采购计划列入特别议程。 美国虽未公开置评,但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火线向印尼提供F-16V升级方案。

土耳其为此交易打破北约技术封锁惯例。 协议允许向印尼转让Aselsan电子战系统数据链技术,未来印尼24座边境雷达站可与之对接。 这种深度合作被新加坡智库视为“非传统军贸模式的突破”。

印尼的赌注背后是三重现实压力:南海制空权争夺、本土军工自主化诉求、以及大国博弈中的避险需求。 而土耳其需要证明,被西方制裁的“技术自主”绝非宣传口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