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豁出去了!从16.58万降到7.99万,途岳降价背后有三把刀

 54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6 03:29

7.99万的德系SUV杀疯了! 大众途岳从16.58万直接腰斩,但低配手动空调、扭力梁悬架,真能闭眼冲?

曾经卖16.58万的途岳,如今裸车价直接砍到7.99万,比哈弗H6、吉利博越还便宜,6月销量飙到1.4万辆,上半年暴涨73.1%。 但别急着掏钱包这价格有陷阱,必须捆绑“店内贷款+旧车置换+指定保险”三件套,实际落地价直奔9.65万。 想买次低配? 10.76万才能开走。

降价真相:清库存+砍配置,大众的断腕自救

这波降价绝非良心发现。 上汽大众7月初刚关停南京工厂,老款途岳混在优惠列表里清仓,换代车已在路上。

让人担心的是配置缩水,低配后悬从多连杆独立降级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,过减速带颠到后排乘客“蹦迪”;空调手动旋钮、8英寸中控屏寒酸得像MP4播放器,自动空调得加钱上高配。

动力博弈:1.5L肉到超车靠预判,1.5T加价两万

7.99万只能买1.5L自吸版,最大马力110匹,百公里加速13秒开外,高速超车得提前半公里准备。 实测市区油耗7-8L,高速勉强6L,省油但佛系。 想要160马力的1.5T? 落地价直接跳到11万,干式双离合变速箱(7DSG)虽换挡快,但长期可靠性仍被质疑。

空间魔术:车长缩水到4.3米,后备箱能装但地板不平

新锐版途岳车长仅4355mm,比老款短了10厘米,轴距2651mm,后排坐1.75米乘客腿部剩两拳。 后备箱容积429L,放倒座椅能扩到1250L,但地板有台阶,重物易晃动。 德系空间优化还在,但对比国产车已无优势。

国产车降维打击:省5万买途岳? 三年后肠子悔青!

拿落地9.65万的低配途岳,对比14.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-i:

智能座舱:途岳8英寸屏+按键空调 vs 宋Pro的15.6寸旋转屏+语音控温;

底盘素质:途岳扭力梁过坑颠 vs 宋Pro四轮独立悬架;

能耗成本:途岳油耗6.4L vs 宋Pro亏电油耗4.5L,还能插电省油钱。

同价位吉利博越L更狠:标配L2辅助驾驶+8155芯片车机,途岳顶配才有这些。

谁在抢购? 三类人撑起73%销量暴涨

合资铁粉:手握10万非大众不买,“底盘硬? 德系车都这样! ”

网约车司机:专盯1.5L自吸版,6.4L油耗+92号油,年省3000元油费;

捡漏党:冲着7.99万到店,反被销售忽悠买高配。

韭菜避坑指南:低配慎入,中配看钱包

低配(7.99万):扭力梁悬架+手动空调,配置不如国产6万级车型;

中配(10.76万):增加全景天窗+无钥匙启动,但L2辅助驾驶仍缺席;

高配(12万+):1.5T+独立悬架,但价格已逼近国产混动SUV。

真实车主吐槽:后排中间地台凸起高如“小板凳”,隔音差到高速通话靠吼。

保值率崩盘:三年腰斩,二手贩子拒收

去年收的二手途岳,车商现在亏3万还没卖掉。 新车价崩盘直接拖垮二手车市场,三年残值率从60%暴跌至45%。

终极拷问:这价格你选大众标还是国产配置?

要品牌光环+省油耐造,途岳1.5L适合年里程1.5万公里内的通勤族;

要智能体验+长期省钱,比亚迪宋Pro DM-i省下的油钱够加装座椅通风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