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束了铁锡碑功法的讲解,也算是把传统轻功,关于纵跃那一整套基础练全了。很多人以为练到这就完事,其实只是开了个头。像所有传统武术一样,练法一个部分,用法一个部分。理论上讲,轻功也分这么两块,功法是一套,实战怎么用又是一套。功法每天打桩、跑桩、纵跃,练基础是练得够苦,可真要用,还得专门练技术,比如飞檐走壁、踏雪无痕。就是那种在楼宇间腾挪、在墙头上溜达,高手一出手,让围观的一阵惊呼的画面,很多其实都是后天硬练出来的。
不过说归说,真要进到实战套路里,还是要先答疑一个很多人不太明白的小问题。寺里、武馆或民间,教徒弟从来就不是分门别类一项项慢慢教,说上完一个功法课程,考完试再教下一个。没那工夫。年轻练武的,平时就得一大早天不亮开始,跑跳、顶功、内功、体力活全套一起上,几乎是没什么休息,全部轮流练。单项去磨,练了五六年顶多成点小样子。老一辈讲求厚积薄发,全靠功底。这样混着来,每天排得满满的,没点耐性和韧劲,练个把月都得退场。往往能坚持到后来的,除了骨架天生好,脑子有点轴,剩下就只剩下一个字:熬。
而这次要展开的这些所谓用法训练,也不是非得练到多深厚内功才行。真有点笨劲和日复一日下死工夫,没什么练不上手的,有些东西只要人下得去手敢练,不讲究太多神秘技巧。就像电影里那些攀爬高手,成龙一辈人,包括他那些兄弟,哪有什么气功根基,真爬墙的时候吊个安全绳,基本靠胆子、爆发力和手脚敏感。现代练体操、跑酷、攀岩,就是把这些实用技巧又拆出了个新花样,本质还是回到人力物理极限这块。
废话就说到这,直接进跑墙。
跑墙功法,字面意思,不用多解释。讲难听点,就是给高墙而生的功法。纵跃再厉害,两丈也就到头。大户人家墙三丈起步,没门。纯纵跃还不够,还得合着跑墙习练,将压力转化为借力,一步步上去。这个功夫和普通攀爬最大不同,就是不能靠手臂拉拽,只能全靠双脚脚尖发力,单纯用来登蹬借力。这样才能模拟实战场景,拦不住的偷儿、侦查偷墙的哨兵,拼的其实是这一瞬间的爆发和控速。
那怎么练?第一得有辅助工具——跑板。跑板这玩意,其实也很简单。精选木板,长度讲究,两丈,差不多六米,宽一尺半,两尺都可(一尺约三十公分),厚度三四寸,三公分不到点。板面每隔三四寸横钉木条,那是初级练脚劲时的借力点,也方便往后逐渐拔掉变难,板头装个挂钩搭钩子就行,方便固定在墙上,懒得造,用结实的现成跳板改改也成。
善用跑板就得抓细节。最开始,跑板倾斜角度不用太陡,四十五度很合适,挂在低墙上。一上板,就开始练跑,身体重心微微前俯,用脚尖连续不断小碎步往上冲,到顶后倒退跑下来。往返几十趟,脚尖得始终带劲,不能塌成脚掌甚至脚后跟。头两个月光在这个节奏里磨练。一个月,拔掉一半横条,再熟悉,把难度升级。再一个月,把木条全卸掉,剩光板照样反复冲上冲下。摔跟头、滑落、脚打滑算家常便饭,纱布和膏药没断过。第三个月,腿力进了点门,逐步加陡板,慢慢升角,板高与身体垂直的时候,就是离实战最近的时刻,跑墙真正的本事就从那一刻才有了点火候。
核心就是一点,上板那一下,提纵速度够快,避免腰腿发力拖沓,整个身体冲力出去了,后续每蹬一步都是墙体的反馈劲。这种感觉怎么形容,像踩在弹簧地上,稍慢就滑下,快了脚抓不住,失了平衡。心里不能有杂念,一旦分神,丢点骨头都是可能,只有天天在这个节奏里反复酝酿,下意识形成肌肉记忆,最后跑墙如同平地走步。最顶级的高手,用连贯的节奏冲上几米高的峭壁,旁边围观的只看得目瞪口呆。
大概四五年下来,顶功和爆发力练入上乘,跑墙真正的小成。自学成才的攀岩爱好者,没内功基础,也能手脚并用蹬爬上去,如今许多运动攀岩的项目,其实和这个原理一样,都是把体能和技巧硬融合。以前有数据,日本忍者招募体重上限是六十公斤,高了抓力就不够,这也是切身体会。
跑墙说完,得说拈功。拈功这个名头,不少人一头雾水,其实就跟攀岩高手练指力、钢琴家练手指关节有点像。传统梆子功夫讲究“擒拿”,用力顺序,前三指是擒,后三指是拿。拈功练法,就是用大指、食指、中指三指发力,从最初拈住粗钉、细木条,到能把一整个人体重悬在三指上,才算入门。现代练攀岩,手上指力板、捏力球的训练,把它归纳成核心握力训练,路线不谋而合。
拈功训练法也多:有直接抓石笋的,圆锥形石器,提上来悬着,每天吊五十次,逐步加重。用哑铃、壶铃也成,不过只能用前三指。要极致,还能用三指做俯卧撑。跑桩时可以抽空,把用剩下的小木桩拿三指夹着拔出来,拔不动,每次拔到尽力为止。最初每天三十到五十次,左右手各练,持之以恒,两年之后,十有八九成效。再进阶,比如把钉在墙上的木条三指拔下来,把木条越钉越高,最终用三指悬挂在墙头,身体腾空悬在半空,稳如磐石。这种功夫,本门派有,外门派有,甚至在擒拿高手和点穴老师那里,也能找出同源的套路。每个环节拼的是意志和手指的极限,每一点提升,都是锲而不舍的结果。
训练指力的门道,在古代还有更专业的解法,就是和经络内功挂钩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,都是拈功的关键,老拳师经常炫耀经络疏通后指力大增,个中门道,各门自有诀窍。日后这一系列,待讲到最后一讲,经络路线一并给出。
跑墙、拈功,这两块实用轻功的核心,就这么讲明白了。前一项解决如何过高墙救命、遇强敌翻跃脱险,后一项就是攀爬临界点指力保障,真正快人一步。两项都练,全靠最踏实那个“积年累月”的磨炼,中间偏一步,都有短板。到底哪种难?高墙是外在,全天候顶功和胆气最重要,拈功拼的是每一根筋腱的爆发和稳定,用现代运动学统计讲,指力提升一倍,最高能增加过墙成功率三成以上。真正让人在关键时刻脱险的,其实是这点微小却关键的细节——很多时候就是这最后一扣。
说到底,传统轻功的实用项目,其实和现代的训练越来越接近。就像那些俱乐部里的攀岩青年,用专业指力板做负重挂持、用机械节奏练冲刺上墙,说穿了就是科学版的轻功。只是人家不讲内力,讲的是肌肉群和神经适应,讲极限。功夫无捷径,都是满身伤疤经验澡雪洗礼。能把功夫练成,不止靠天份,更靠坚持、死磕、不信邪的味道。
飞檐走壁第一步,跑墙是根基,拈功是保障,两者一体,才有真正的身法突变。这一讲到这里,下节正式讲壁虎功,那才是把轻功推向传奇的真正利器。
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