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股市风向悄然生变。编辑走访多位资深投资者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:传统高分红的银行等板块热度渐退,而半导体、软件等科技赛道资金却明显流入。有人调侃,这波“风水轮流转”,科技股终于迎来了补涨的窗口期。那么,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手里的红利资产还该不该死守?还是说,是时候为自己的账户换点新鲜血液了?
最近一周,A股市场上半导体和软件类股票表现亮眼。权威媒体报道显示,大量资金从此前热门的传统概念中撤出,涌向科创板和相关成长型企业。不少老股民直言:“今年以来科技类涨幅一直落后大盘,下半年机会或许更大。”有基金经理分析认为,下半年政策层面对创新产业支持力度加码,加之全球供应链调整带来的结构性机遇,为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。
与此同时,那些曾经让人安心“躺赚”的银行、保险等高分红品种,却逐步显现疲态。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,今年港股红利指数平均收益率超过20%,远超A股同类产品。但采访中也有不少人遗憾表示:“刚看到点小利润就急着下车,一回头发现错过了一波好行情。”这正是许多稳健型投资者内心真实写照——既想抓住确定性的分红,又怕错失成长型行业的新一轮爆发。
其实,现在再谈减仓银行、保险这些标配品种,不免有些姗姗来迟。一位券商研究员坦言:“目前资金尚未出现明显回流迹象,如果贸然减仓容易踏空,但盲目加仓又缺乏足够动力。”不少受访者表示,目前更倾向于观望,“一步一个脚印”,根据市场实际变化灵活调整配置比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每月分红基金近年来受到追捧。有用户分享体验时笑称,“每个月都有‘工资’到账,小钱攒着也挺开心”。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人来说,这种产品确实能带来稳定幸福感。不过,有经验的投资达人提醒,如果只靠单一策略,很难应对市场剧烈波动。只有把握长期趋势,把握节奏进退,才能真正实现财富增值。
编辑调查还发现,不少年轻人喜欢用小额资金参与热点题材炒作,希望短线获利;而更多成熟投资者则坚持以稳健为主,把高分红作为底仓配置。“炒股票就像夏天喝绿豆汤,要解渴,也要适可而止。”
最后小编想问:你会选择坚守稳定的高分红资产等待下一次上涨机会?还是愿意冒险追逐新兴赛道中的潜力黑马?对于这个看似简单却困扰无数人的选择,你怎么看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