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日,广东宏远男篮的官微突然炸出一条消息:内线球员张明池正式离队。
这个消息像颗炸弹,直接把CBA球迷圈给炸懵了。
要知道这小子才24岁,放着两年200万的合同不要,说走就走,这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。
球迷群里瞬间炸开锅,有人觉得他疯了,有人猜测是被俱乐部逼的,更有人调侃说这是要改行去卖烧烤。
张明池这哥们儿在宏远待了四年,从当初被寄予厚望的"约基池",到如今沦落为饮水机管理员,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精彩。2023年季后赛打广厦那会儿,他可是实打实的功臣,防守端跟牛皮糖似的黏着对手,进攻端还能时不时来个勾手。那时候球迷都夸他是宏远内线的未来,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后就混到连上场时间都捞不着。
上赛季的数据实在寒碜,场均7.6分钟,1.5分1.2篮板,这表现放野球场都算不上亮眼。更尴尬的是,每次上场不是被对手当成突破口,就是关键时刻掉链子。三分球命中率跌到28%,关键球处理更是让人看得直跺脚。有球迷开玩笑说,看张明池打球就像看自己打2K游戏,明明按键按对了,角色就是不听使唤。
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哥们儿是真努力。训练永远第一个到,最后一个走,加练到吐都是常事。可惜职业篮球这碗饭,光靠努力还真不够。随着外援政策调整,宏远一口气签下两个大外援,再加上徐昕、王少杰这些年轻球员冒头,张明池的位置就变得特别尴尬。用球迷的话说,他现在就像个备胎,平时用不上,真要用了又不太靠谱。
离队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。据知情人透露,赛季结束后的某天晚上,杜锋特意把张明池叫到办公室。俩人抽着烟聊了半个多小时,具体说了啥没人知道,但第二天张明池就提交了离队申请。有球迷调侃说,这大概就是职业体育版的"老板约谈",只不过结局是员工自己主动辞职。
要说张明池这几年也挺不容易。2024年那次肘击杨瀚森的事件,让他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,连海外媒体都跑来凑热闹。家里老人身体又不好,经常要两头跑。压力最大的时候,他一个人在更衣室待到凌晨,看着墙上的战术板发呆。后来他在采访里说,那段时间经常做噩梦,梦见自己怎么投都不进,急得直冒冷汗。
宏远这边倒是挺会做人,官宣写得体体面面,说是"双方友好协商"。但懂行的都知道,这就是职业体育的潜规则。与其等着被裁,不如自己主动走人,好歹面子上过得去。朱芳雨最近忙着补强外线,内线本来就人满为患,张明池这一走,既省了工资帽,又给新人腾位置,简直是一举两得。
青岛男篮倒是递过橄榄枝,想让他给杨瀚森当替补。结果这哥们儿想都没想就拒绝了,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"未来一年不考虑职业赛场",直接把后路给断了。有球迷急得直跳脚,说他太冲动;也有球迷表示理解,觉得与其在替补席上浪费青春,不如趁早想别的出路。
现在最大的悬念是,这哥们儿接下来要干啥?有人说他可能去美国特训,但以他现在的水平,发展联盟都够呛。也有人建议他转型当教练,不过他自己开玩笑说,杜锋骂人的本事他可学不来。最靠谱的猜测可能是去读个大学,毕竟才24岁,重新开始还来得及。
这事儿在篮球圈引发了不少讨论。有专家指出,张明池的遭遇其实反映了很多CBA边缘球员的困境。在外援当道的今天,本土内线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。除非你能像易建联那样天赋异禀,否则很容易就被淘汰。就像有球迷说的,现在的CBA就像个高级餐厅,外援是主菜,本土球员顶多算配菜,至于像张明池这样的,连餐巾纸都算不上。
有意思的是,张明池离队后,宏远更衣室里流传着一个小故事。说是有次队内训练,他连续三次被徐昕大帽,气得直接把球踢上看台。后来杜锋罚他加练到半夜,结果这哥们儿真就一个人练到保安来赶人。这个故事现在被年轻球员拿来当励志教材,只不过结局有点黑色幽默——努力的人最后反而失业了。
张明池这事儿给CBA提了个醒,在商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上,如何平衡竞技成绩和球员发展,确实是个难题。有球队经理私下说,现在各队都在学NBA那套"生意就是生意",但往往只学到冷酷,没学到人家完善的保障体系。就像有网友吐槽的,在CBA打球就像在吃青春饭,吃完了连打包的机会都没有。
这出离队大戏最让人唏嘘的,是张明池最后那条微博。他晒了张在宏远训练馆的合影,配文特别简单:"四年青春,无悔。"底下评论区特别热闹,有祝福的,有惋惜的,还有劝他改行做直播的。最扎心的是一条来自匿名球迷的留言:"看着你从希望之星变成边缘人,就像看着自己的青春被狗啃了。"
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,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。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,就得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