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海尚未爆发冲突,另一个难题正逼近中国,美方揭露真实面目

 106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9 04:15

要说中美关系这几年的变化,真是风云变幻,旁人都瞧得清清楚楚。中国变强了,美国也总想找点事情麻烦。

基辛格生前说过不少话,其中有些听起来还挺准的。他觉得要是中美真闹僵了,最可能引发冲突的导火索,大概就是台湾或者朝鲜那块儿。

到现在为止,台海还没有开打,可是朝鲜半岛的火药味越发浓烈,美方的动作也愈发明显,不像之前那样虚与委蛇地谈合作,显得更直接一些。

基辛格对台海问题的观点一直都是以实际利益和战略考量为核心,他强调保持地区稳定的重要性,同时也认为两岸关系需要通过对话与接触逐步解决冲突。在他看来,军事手段不是长远之计,合作与沟通才是推动和平的关键。

关于基辛格,大家都知道他是美国的前国务卿,个人背景挺特别的,属于犹太人。二战时期,他从德国逃到了美国,还曾经参过军。战后,他到哈佛任教,也写过不少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的著作。

在1971年,基辛格偷偷跑去了中国,帮尼克松打开了中美之间的门,那会儿中美联手对抗苏联。基辛格一贯走现实主义路线,总强调国家利益,不太在意那些意识形态上的东西。

到了晚年,他多次踏访中国,光是访华就上百次,2023年7月还专程来北京。已经百岁高龄了,却依旧强调中美之间要相互克制,避免发生冲突。

在采访中,他提到中美两国实力相当,一旦打起来后果可能比一战还要严重,因为如今的武器太先进了。他特别强调,台湾和朝鲜这两个地方是关键,要是处理不好,可能会影响全球局势。

基辛格的预言确实不是空穴来风。从历史来看,1950年朝鲜战起,中美两国直接交锋,那时候中国刚建国不久,美国也没料到会被牵扯进去。

搞了三年仗,死了不少人,半岛到现在还分南北。基辛格觉得眼下像当年一样,虽然美苏冷战结束了,可中美之间又变成了竞对。

他在2023年5月接受《经济学人》采访时提到,现在的国际局势像一战前一样,脆弱得很,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大变动。

他提醒美国,别只想着搞垮中国,得认可中国也有自己的利益。基辛格不太赞成全然对抗,觉得中美两边得谈出个新规则来,免得闹出大乱子。

台海到现在还没打起来,这事儿基辛格倒没说错。

中国一直强调台湾属于内政范畴,主张和平统一是核心。两岸的经济交流相当频繁,贸易额也很大。至于美国,虽然会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导弹,但也没有明确支持“独立”,这事儿还是挺微妙的。

2023年,美国批准了2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,里面有地对空导弹系统和一些设备,台湾也顺利接收。不少时候,海峡还是挺平静的。美舰偶尔会进行“自由航行”,而解放军的战机也经常巡航,这两个方面都在试探彼此的底线,但都还没演变成武力冲突。

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,台湾问题是不能逾越的底线,大家别干涉中国的内政,否则后果自负。

还有个难题需要解决。

基辛格所说的引爆点,还没有点燃呢。

还有一件麻烦事快要压过来了,就是朝鲜半岛。基辛格几年前就提过,要是朝鲜核问题处理不妥,挺可能把中美都卷进去。

这几年,朝鲜不断进行导弹试射,到2023年又多次发射短程导弹,结果都落在东海区域,邻近国家都紧张起来,纷纷拉响警报。

去年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了朝鲜,双方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。朝鲜还派出了兵力协助俄罗斯对抗乌克兰,前线有超过一万名士兵在作战。

这下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,咱们中国的边境也感受到不少压力。中方在联合国不断呼吁大家保持克制、推动对话,可是美方那边不怎么搭理,总是一副朝鲜威胁大、必须加大制裁力度的样子。

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终于揭下面 mask 了,之前还说着要通过六方会谈解决,结果现在直接变成了对峙,硬碰硬了。

拜登上台后,带着美国和韩国、日本一起搞联合军演,演练拦截导弹,战机还低空飞越南海。到了特朗普当政时,顺势说韩国得自己掏防费,还扬言要征收25%的关税。

朝鲜展出俄式导弹模型,阅兵场上士兵们高举武器,明显是在表明俄朝联合的态度。美国商务部开始打击朝鲜的IT活动,还涉及到一些中国公民,但中方坚持维护半岛的稳定,态度非常明确。

基辛格的观点恰巧在此处得到了验证,中美两个大国在朝鲜问题上彼此对峙,实力大致相当,没有谁会轻易退让。一旦冲突升级,后果那可真不堪设想。

中美对峙

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态势愈发明显,不只是在半岛那边,科技领域的较量也变得异常激烈。自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,限制供货零件,华为反倒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,转向国产芯片,推出了麒麟系列,反而促使它自主创新的速度提升不少。

到了2024年3月,美国再次把中国的AI企业列入了限制名单,到了5月又对一些昇腾芯片实施了禁运,美方官员特别强调这些措施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。面对这些动作,中国做出反击,对含聚甲醛共聚物的商品征收了74.9%的反倾销关税。

荷兰禁止出售光刻机给中国,订单一下子都没了,可是美国施加的压力实在太大,自己也没辙。

这场科技厮杀里,美国怕中国追赶,自己也吃亏得不轻,可偏偏还不肯罢手。基辛格曾说过,中美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,但如今美国却是在公开施压。

南海那边啊,美国站在菲律宾一边,菲律宾的船只靠得离黄岩岛挺近的,中国的海警就出来把他们赶走。与此同时,美菲韩日还一块搞联合空中演习,战机编队在南海上空飞来飞去,而中国的战机也不闲着,开始巡逻,守卫自己的领空。

这些动作其实是在干涉中国的内政,证明了基辛格那些说法没有错。美国害怕中国崛起,限制芯片出口,还大肆宣扬台湾“独立”,在南海的国际海域里,都是为了打压我们的力量。

两岸之间的贸易差额在变大,中国也在调整自己的供应链布局。与此同时,朝鲜得到了俄国的防空设备和反舰导弹,还展示了无人机,动作频频。

基辛格一生都在推行外交平衡,劝大家中美两国应和睦相处。他的离开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,但他的见解依旧有参考价值。中国把他当作老朋友,预示着我们要保持警惕,倡导合作共赢。而美国的两面手法,只会自食其果,走向反噬。

中美之间的较量还在持续,下一步由谁来领头,主要还是看各方怎么安排行动。

结语

结语: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深远,他在书中提到,核武器时代大国之间的冲突后果太严重,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。

从1972年中美建交到现在,贸易规模大得惊人,谁都不想脱钩,毕竟伤害谁都不划算。朝鲜的核武问题,虽然联合国已经实施了多次制裁,但朝鲜依然不买账,还跟俄罗斯合作,事态挺复杂。

这个局势让美国挺烦的,担心会影响到台海局势。基辛格在访谈中也提了,不能只想着把中国搞垮,还是得考虑自己的利益才是硬道理。中国发展得挺快的,高铁和5G技术都走在前头,美国的芯片禁令反倒激发了中国的创新动力。

半岛局势稳定对咱们中国来说挺关键的,毕竟边境线长,经济影响也大。中方一直在推动无核化,但朝鲜那边却不断试射导弹,像2023年6月短程导弹还落进海里了。俄朝之间也有协议,换取一些石油和技术,但美国情报显示,朝鲜的兵力竟然在乌克兰前线晃悠着呢。

中国一直在倡导通过对话解决问题,可是美国这边倒是挺拼的,拼命拉拢盟友,比如日本和韩国军演次数变多了。特朗普也挺直接的,跟韩国说要出钱,否则就会提高关税,这事儿真接地气,美国家长们可不愿意白白掏腰包。

科技之争的根子,主要是美国害怕失去霸主地位。中国的芯片产量逐渐上升,昇腾的AI芯片今年限定在20万片左右,而英伟达的产量可是达到了百万级别。

中国本土的供应链相当强大,厂里调试设备也挺顺利。南海发生碰撞事件,菲律宾的士兵受了伤,中国海岸警卫队坚持主权。美国在巴拉望建立了基地,距离仁爱礁仅257公里,还宣称保护航行自由。

基辛格的预言逐渐变成现实,台海没有爆发战争,但朝鲜的问题变得更紧迫。美国偷偷掩盖真实意图,公开展示遏制的姿态。中国一直追求和平,中方也希望美国能明白,合作和共赢才是长远之道。在基辛格离开之后,中美之间更需要理性呼声,避免发生冲突。

如今,国际局势出现了大变样,百年的格局正在改变,没人能逃避这样的现实,大家都得硬着头皮面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