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两万亿卢比的军购单,就这么拍在了新德里国防部的桌上。
要是这事儿最后定了,印度空军立马就能多114架法国“阵风”。
这笔钱,能把印度国防采购的记录刷到天上去。
可消息一出来,所有人都懵了,这操作实在看不懂。
几个月前,克什米尔上空那声巨响,不还在给这法国货送终吗?
印度人吹上天的王牌“阵风”,碰上巴基斯坦的歼-10CE,
直接在天上炸成了一团烟花。
巴基斯坦那边也够狠,一点面子不给,现场照片直接就发出来了。
一块写着“BS-001”的垂尾,清清楚楚,摔的就是印度第一架宝贝“阵风”。
更杀人诛心的是,录音里印度飞行员那句“导弹来了!”,
成了这场空战最绝望的BGM。
天上掉下个阵风
今年五月七号这场空战,对印度来说,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
巴基斯坦后来宣布,他们开着中国产的歼-10CE,自己一根毛没掉,
干下来三架阵风、一架苏-30MKI、一架米格-29,外加一架无人机。
刚开始,法国专家还嘴硬,说阵风有隐身能力,歼-10的雷达根本锁不住。
结果自家情报官转头就打了脸,承认至少一架阵风没了。
中国这边更直接,甩出了在战场上找到的霹雳-15E导弹残骸。
这玩意儿射程超过150公里,末端还能再冲刺一下,
阵风的雷达告警器,基本就是个摆设。
回头看细节,印度空军简直是系统性崩盘。
巴基斯坦的预警机,350公里外就瞅见了印度机群。
歼-10CE编队全程贴着地皮飞,摸到40公里内才突然抬头射导弹。
导弹飞的全程,都有后方预警机给它指路。
结果就是,阵风被命中前5秒才收到警报,腿都来不及抖一下。
最惨的是那个开苏-30MKI的哥们,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谁打下来的。
被打懵了还下单
按理说,吃了这么大的亏,谁买这玩意儿都得掂量掂量。
可印度空军偏不,不仅要买,还一口气要再买114架!
总价230亿美元,连招标流程都省了。
法国达索公司怕是做梦都要笑醒。
全世界都在怀疑阵风到底行不行的时候,
印度这笔单子,简直是雪中送炭,强行给法国人找回了场子。
但谁都看得出来,这是印度被打急了之后的应激反应。
自家的王牌,被对手当靶子打,脸上实在挂不住。
咋办?只能砸钱,用钱堆出安全感。
说实话,印度空军的家底也确实太烂了。
三百多架米格-21、幻影-2000这种老爷机,早就该进博物馆了。
之前买那36架阵风,根本不够塞牙缝。
放眼全球,印度能选的也不多。
美国特朗普政府卖F-35,附加条件太多,新德里吞不下。
俄罗斯的苏-57E,印度自己心里都没底,怕是又一个大坑。
欧洲的台风战斗机,早就出局了。
挑来挑去,能买到的非中俄系先进战机,好像也就剩下阵风了。
印度制造就是个梦
当然,印度这次也学聪明了,想玩点深沉的。
合同里藏了个关键条款:60%的零件,必须在印度本土生产。
这路子,明显是想学中国当年组装苏-27,最后搞出歼-16的崛起之路。
用市场换技术,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可理想很丰满,现实太骨感。
接这活儿的,是鼎鼎大名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。
这家公司,简直就是低效、垄断、不靠谱的代名词。
自家的“光辉”战机,搞了三十多年,发动机和航电都还整不明白。
之前引进生产苏-30MKI,从1996年一直拖到2022年才算交完货。
把阵风交给这种企业,印度空军的将军们,心里估计早就凉透了。
法国人更是精得跟猴一样。
可以啊,合作建厂,转移生产线,都没问题。
但想碰核心的源代码和设计图?门儿都没有。
印度最多,也就是个“高级拼装厂”。
飞机的“灵魂”,死死攥在达索公司手里。
没有源代码,就意味着印度自己的导弹、电子设备,根本装不上阵风。
所谓的“国产化”,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。
体系对抗才是王道
五月七号那场空战,把一个道理讲得明明白白:
现代空战,早就不看单挑了,玩的是整个体系的对抗。
印度空军最大的短板,就是他家那堆“万国牌”装备。
俄国的、法国的、以色列的,各玩各的,数据链都不通。
真打起来,协同作战?简直是一场噩梦。
反观巴基斯坦,走的是另一条路。
军费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,从来不拼数量,就搞体系化。
买歼-10CE只是第一步,配套的预警机、数据链、导弹,全从中国打包引进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高效、完整、兼容的作战网络。
这才是真正的“授人以渔”。
空战第二天,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就飞到了中国成都。
亲自坐进歼-10C的驾驶舱,笑得那叫一个意味深长。
这既是给中国装备打的最硬核广告,也是对隔壁邻居最直接的嘲讽。
结语
据说,巴基斯坦下一步还要引进更先进的歼-10CBlock3,还有空警-500预警机。
甚至连歼-35隐身战机,都已经摆上谈判桌了。
那边已经开始琢磨五代机体系了,
这边印度还在花天价,买一款被证明已经落后的四代半战机。
印度这笔天价军购,说白了,就是国产航空工业失败后的无奈之举。
是一次用钱来掩盖战略短板的豪赌。
但工业基础薄弱、技术消化能力差这些老毛病,
并不会因为你买了几架新飞机,就自己好了。
南亚天空的这场较量,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一个在堆数量,一个在融体系。
最后的赢家,不看谁的钱多,而看谁真正读懂了未来战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