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约咱搭个顺风机?北京没接茬,先派人去华盛顿摸了底
特朗普那张嘴,向来是半真半假,虚虚实实。这不,刚跟韩国总统李在明聊完,他就对着镜头来了句即兴表演:“我琢磨着今年或者明年初去趟中国,老兄,咱俩没准能坐一架飞机,省点油钱,为地球做贡献嘛!”
这话听着像邻里街坊串门,可搁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,每个字都得掰开揉碎了品。懂他套路的人都明白,这老头儿从来不做亏本买卖,看似随口一说的背后,藏着一整套的算计。
他紧接着就露了点底牌,带着那种标志性的夸张语气:“他们有他们的牌,我手里也有王炸,但我不想打。真要扔出去,他们可接不住。”
话音刚落,《华尔街日报》的消息就跟上了,说咱们商务部的副部长李成钢,这个礼拜就要飞华盛顿,跟美国的贸易代表和财政部那帮人碰个头。
一边是老大隔空喊话,姿态做足;另一边是底下干活的人马上动身,准备坐下来抠细节。这盘棋下得明明白白,谁都不想把路彻底堵死。
特朗普心里跟明镜似的,要是两手空空就跑到北京,岂不是自讨没趣?回头国内的媒体和对手能把他喷成筛子。所以,必须先让手下人把大豆买多少、关税怎么谈、稀土给不给这些具体问题,先磨出个大概的轮廓。他最后再风风光光地出场,签个字,握个手,那才叫“交易的艺术”。
账本是不会骗人的。到了2025年上半年,中美之间的贸易额“哐当”一下掉了18.4%,这可是十年来最难看的数据。最惨的要数美国那些种大豆的农民,卖到中国的订单缩水了快八成。农场主们急得火烧眉毛,直接对着白宫喊话:“再这么下去,我们就要从贸易和金融的悬崖上掉下去了!”
农业州那可是共和党的命根子,是铁打的票仓。眼瞅着2026年中期选举的脚步声越来越近,特朗普要是再搞不定大豆的销路,那些农民手里的选票,怕是就要跟着大豆的价格一块儿崩盘了。
所以他一边急吼吼地催着中国“多买点,再多买点”,一边又习惯性地抡起关税大棒吓唬人:“不卖我稀土磁铁?行啊,那就等着200%的关税吧!”可市场这东西,它不完全听吆喝。巴西的大豆不仅价格更便宜,运过来也快,人家凭什么非在你这棵树上吊死?
特朗普比谁都清楚稀土这玩意儿的厉害。一架F-35战斗机,肚子里就得塞进417公斤的稀土材料。特斯拉的电机,苹果手机里的高端芯片,哪个离得开稀土磁铁?而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,都攥在中国手里。
今年4月份,咱们这边不声不响地把高性能稀土磁铁列入了出口管制清单。这一招,不多不少,正好卡在了欧美高科技产业的咽喉上。
美国不是没想过别的办法。他们试过去澳大利亚、巴西买原矿,可买回来发现自己玩不转。那精炼技术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得会的。自家加州那个叫“芒廷帕斯”的矿山,虽然号称是西半球最大的稀土矿,可一度破产,后来被中国资本参与的公司救活,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。想真正实现本土量产,没个三五年根本没戏。
这要是真断了供,第一个跳脚的恐怕就是马斯克。他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形机器人项目,就因为稀土供应问题,研发进度已经受到了影响。所以说,特朗普那200%的关税威胁,听起来吓人,实际上更像是上谈判桌前,壮胆的吆喝。
咱们外交部的发言人,回应得滴水不漏。对于“同乘专机”这种有点轻佻的提议,压根就没接茬。只是四平八稳地表示,“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”,同时把底线画得清清楚楚:相互尊重、平等互惠。
这回派副部长李成钢去美国,人选上也是颇有讲究。级别足够高,能代表国家的正式立场;但又不是最高层,万一谈得不顺,还有转圜的余地,不至于让矛盾一下子顶到天花板。
谈的内容也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意。大豆到底买多少能让农民满意?之前暂停的那24%的关税,能不能再延长一下?还有那些因为关税战被误伤的波音飞机零件,能不能给松松绑?这些问题一条条掰扯清楚,远比喊几句空洞的口号来得实在。
在这场大国角力中,最尴尬的恐怕要数日本了。前脚还在那儿劝西方盟友“要警惕,不要去中国访问”,后脚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大哥主动凑上去要谈合作,这脸打得啪啪响。
至于韩国总统李在明,特朗普那个“搭便机”的提议,真是把他架在火上烤。要是点头答应,感觉就像是把自己国家的主权放低了一头,成了美国的跟班;可要是当面拒绝,又怕得罪这位喜怒无常的美国总统。最后只能含含糊糊地应承下来,结果一回头,就被国内的舆论骂了个狗血淋头,质疑他“是不是太软弱了”。
特朗普放出话来,说“今年或明年初”要来。这事儿到底能不能成,关键就看李成钢这趟华盛顿之行能谈出个什么结果。要是双方能在大豆采购、关税延期和几项技术清单上达成一个框架性的共识,那特朗普访华也就有了台阶下。
反过来,要是谈崩了,那元首会面的事儿,就只能继续在天上飘着。美国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,国债总额已经冲破了36万亿美元大关,通货膨胀压得普通人喘不过气,特朗普自己的支持率也一度跌破了39%的警戒线。他急需一个外交上的胜利来提振声势。
过去,美国总习惯用一根关税大棒,逼着别人让步。可现在这套越来越不好使了。中国这边手里捏着稀土管制的王牌,同时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市场,再加上“打打谈谈、边打边谈”的战略耐心,正一点点地把博弈的主动权给掰回来。
全球的供应链,早就不是十年前的模样了。中国买大豆可以找巴西和阿根廷,买能源可以找俄罗斯和中东,就连飞机零件,咱们自己的C919国产化也在稳步推进。根据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(NAFSA)的数据,单单是中国留学生,每年就为美国经济贡献超过140亿美元,这个数字的波动也让美国大学感到阵阵寒意。
特朗普再怎么嚷嚷“加关税”,那些跨国企业早就学精了。生产线往东南亚搬,采购渠道多准备几个备份,谁还会傻乎乎地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政策这个篮子里,等着它翻烧饼?
大豆卖不出去,稀土可能断供,大学少了中国留学生的学费,连波音都害怕丢掉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。反观我们这边,稳坐钓鱼台,先派个副部长去探探路,至于最高层的会面,那得看你们拿出多少诚意再说。
说到底,中国不是韩国,想用“专机载人”这种带有主权暗示的小伎俩来占便宜,还是趁早收起来吧。
这场大国博弈,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它不再是单方面的施压与屈服,而是平等的相互试探与制衡。下一回合的精彩与否,就看华盛顿那间会议室里,双方能不能找到一个让彼此都下得来台的平衡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