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空军跨越国界,对主权国家卡塔尔的首都多哈公然发动空袭,造成多名人员受伤亡。这是以色列两年内袭击的第七个中东国家,显示了这个国家日益膨胀的军事野心。更令人震惊的是袭击后的威胁,以色列总理还公开表示,如果卡塔尔不审判或驱逐哈马斯成员,以色列将发动更多袭击。
以色列的狂傲不止于此。在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情况下,以色列公然宣称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,还强力推进犹太人定居点建设计划。该计划将把约旦河西岸一分为二,使得东耶路撒冷、伯利恒和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区域无法连成一片。以色列还拒绝了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国解决方案决议,称联合国大会为政治马戏,公然蔑视国际社会。
对以色列而言,实力就是武力,以色列占领加沙、蚕食约旦河西岸、要和所有邻国都有缓冲区。目前以色列已经与黎巴嫩、叙利亚达成了这个目标,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埃及和约旦。以色列还要在叙利亚打通所谓的大卫走廊,这一走廊直通伊拉克。对于以色列来说,谁敢挡在它的路上,它都会发动打击。
当前以色列组建了历史上最极右的政府,以色列民众、反对党也是集体偏右的状态。所以在打击哈马斯、黎真主党、伊朗的问题上,以色列民众有高度共识。以色列的目标还有多个,而非单个的国家,不能说“下一个目标是谁”,而应该是“下一批目标是谁?”
面对以色列的肆意妄为,国际社会的反应显得无力。联合国安理会虽然发表声明谴责对卡塔尔的袭击,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安理会成员协商一致通过的声明中,并没有点名以色列。欧盟内部对制裁以色列存在严重分歧,欧盟宣布将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双边援助资金,但德国、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反对此类措施。
以色列如此肆无忌惮,国际社会却似乎无力阻止,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制度,使得联合国难以对以色列采取有效行动。自1972年以来,美国否决了40多项与以色列有关的决议,这在单一冲突中创下了纪录。欧盟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,占2024年以色列贸易总额的32%,同时也是以色列最大的国际投资者,对以投资规模几乎是美国的两倍。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制裁以色列变得复杂。
以色列的肆无忌惮背后,是国际体系的深层困境,大国政治、经济互赖、制度缺陷和地区复杂性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种制约无力的局面。只有当国际社会能够真正超越分歧,形成统一立场,才有可能阻止中东局势进一步滑向深渊。 #国际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