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科学颜论进行时#
导弹逼停专机 红海硝烟再起
火光。警报。紧急降落。
9月16日,以色列政府专机“锡安之翼”在飞行途中骤然转向,冲向埃拉特机场跑道。
舱内的高官们紧握扶手。
因为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正掠过天际。
*
几小时前,以色列战机对也门荷台达港发动了12次空袭。
目标明确:胡塞武装的军事基础设施。
以军称该港口转运伊朗武器。
空袭前,以军发言人用阿拉伯语警告撤离。
精确打击引爆码头,大火吞没集装箱。
浓烟笼罩红海海岸。
胡塞武装的报复来得极快。
他们宣称用“巴勒斯坦-2”型高超音速导弹袭击特拉维夫。
无人机群扑向埃拉特的拉蒙机场。
导弹飞行2040公里仅需11分半钟。
时速高达9马赫。
末端变轨能力让拦截系统倍感压力。
*
自3月18日以来,胡塞已向以色列发射至少85枚弹道导弹和37架无人机。
他们誓言:只要以色列不停止侵略加沙,攻击就不会停止。
冲突已超越双边范畴。
红海航运受阻。
全球贸易动脉受阻15%。
商船绕行非洲。
成本飙升。
荷台达港不仅是战场。
它是也门的生命线。
承担着人道主义物资输送。
空袭后,粮食援助在燃烧的仓库中化为灰烬。
平民为冲突付出代价。
*
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强硬表态:“将继续打击胡塞武装,让其付出痛苦代价”。
但军事手段未能带来安全。
特拉维夫四百万居民躲进防空洞。
警报声成为日常背景音。
胡塞武装从北部山区发射的导弹。
技术源自伊朗。
成本低廉却效果显著。
国际社会担忧。
阿拉伯-伊斯兰峰会谴责以色列。
中国推动共同安全倡议。
但对话机制尚未能遏制暴力循环。
*
这片土地见过太多战争。
但技术改写规则。
高超音速导弹穿透的不只是防空系统。
还有传统安全逻辑。
当政府专机被迫降落。
当港口人道物资在火焰中消失。
没有赢家。
只有警示。
红海的硝烟。
提醒世界:安全不可独善其身。
仇恨的螺旋。
终将吞噬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