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神话赤道几内亚了!朋友在那工作3年,石油财富背后的现实让人意外
我有个发小老王,2021年通过一家中资公司去了赤道几内亚搞基建项目。
当时他跟我说:"兄弟,我要去非洲的石油富国赚钱了,那边人均GDP两万美元,比咱们国内还高呢!"
结果三年过去,前两天他回国休假,见面第一句话就是:"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'数据不等于现实'。"
01. 人均GDP两万美元?那只是"平均数的陷阱"
赤道几内亚确实在2012年人均GDP突破了2万美元,居非洲第一,但老王告诉我,这就是典型的"被平均"。
虽然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在非洲国家中最高,但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,只有极少数的精英获得好处。
老王说得很直白:"石油钱全进了总统家族和几个大家族的口袋,普通老百姓穷得叮当响。"
他亲眼看到,68%的人用不上自来水,63%的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。在首都马拉博,一边是豪华别墅区,一边是铁皮棚搭的贫民窟,对比强烈得让人震撼。
"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漂亮数据,跟真实的赤道几内亚完全是两回事。"老王摇着头说。
02. 基础设施落后程度,超出你的想象
很多人以为石油富国的基础设施应该很现代化,但现实是什么样呢?
赤几公路总长约1500公里,其中除了几条主要公路为柏油路面外,其他均为碎石路和土路。
老王告诉我最崩溃的事:停电是家常便饭。
"我们住的地方,一天停电十几个小时很正常。有时候连续停电几天,发电机的柴油都烧完了。"
赤几政府正在投入资金进行马拉博市区电力供应网络改造,但电力供应网络改造完成时间遥遥无期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网络。老王说:"网速慢得让人怀疑人生,发个微信视频都要等十几分钟,更别说跟家里视频通话了。"
03. 医疗条件恶劣,生病了真的要命
这是让老王印象最深刻的。
全国有医生58人、医疗技术人员165人、护士和服务人员800余人,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1张。
你没看错,全国只有58个医生!
老王说他们公司有个同事感冒发烧,在当地医院挂了三天吊瓶都不见好转,最后紧急飞到加蓬才治好。
"当地医院的卫生条件,真的不敢恭维。注射器都是重复使用的,很多设备还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古董。"
主要传染病有伤寒、肝炎、疟疾、黄热病、狂犬病、艾滋病等。老王他们每个人都要定期服用抗疟疾药物,"那药吃了头晕恶心,但不吃真的可能要命。"
04. 安全问题严重,每天都得小心翼翼
近年来,赤道几内亚经济低迷,青年失业率较高。敲诈勒索、偷盗、拦路抢劫甚至入室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。
老王告诉我一个细节:他们晚上从来不敢单独外出。
"有一次我们一个同事晚上出去买水,被三个当地人拦住要钱。还好公司保安及时赶到,不然后果不堪设想。"
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居留证件和护照复印件,不要携带大量现金,这是当地中国大使馆的明确提醒。
"我们出门最多带个十几二十美元,多了真不敢带。"老王苦笑着说。
05. 生活成本高得离谱,挣的钱都花在生存上
这是最让老王意外的地方。
一瓶矿泉水要2美元,一顿普通的中餐要15-20美元,如果想吃点好的,随便就是四五十美元。
"当地什么都要进口,价格贵得吓人。我们住的简单宿舍,一个月租金要1200美元。"
赤道几内亚当地外籍劳工年收入6万~7万元起,但老王算了算账:"除去生活成本,其实剩不了多少钱。而且合同期限2年,期间无探亲假,想家都没法回。"
06. 当地人对中国人的真实态度
很多人以为中非友谊深厚,当地人应该很友好。
但老王的体验是:"表面客气,内心防备。"
他说当地人看中国人的眼神很复杂,"既羡慕你有工作有收入,又觉得你们抢了他们的饭碗。"
在工地上,中国工人和当地工人基本不交流,"语言不通是一方面,文化差异更大。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。"
07.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去?说到底还是为了钱
老王也很直白:"说不为钱,那是假的。但你得算清楚账。"
在国内他一年能攒个五六万,在赤道几内亚扣除各种成本,一年也就能多攒个两三万。
"关键是代价太大了。三年没回家几次,身体也搞坏了,得了慢性肠胃炎,到现在都没好全。"
更重要的是心理压力:"每天提心吊胆的,时刻担心安全问题。那种环境下,人的精神状态很容易出问题。"
写在最后:别被"石油富国"四个字忽悠了
老王现在回到国内,找了个普通的工作,虽然收入不如在非洲高,但他说:"踏实多了,至少不用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。"
他总结了一句话:"数据可以造假,体验骗不了人。"
虽然赤道几内亚人均GDP在非洲国家中最高,但在联合国的2015年人类发展指数中排名第135。
如果你也在考虑去赤道几内亚工作,老王的建议是:"想清楚你要的是什么。如果只是为了多挣点钱,那性价比真的不高。如果是为了体验生活,那你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"
真实的赤道几内亚,远没有"石油富国"四个字听起来那么美好。
旅游出行Tips:
- 如需前往赤道几内亚,务必提前接种黄热病疫苗等必要疫苗
- 携带足够的常用药品,当地医疗条件有限
- 不建议单独旅行,最好通过正规旅行社
- 准备充足的现金美元,当地银行系统不够完善
- 务必购买包含医疗转运的境外保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