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全国外卖骑手规模已突破1000万人,其职业特性使其天然具备参与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。这些穿行在城市毛细血管中的骑手们,既能在暴雨中疏导交通,又能在危急时帮扶弱势群体。比如通过建立“骑手积分制”将善行兑换奖励、“公益任务池”定向发布应急志愿任务等激励机制,不仅能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,更能增强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。
提升基层治理效能,降低社会成本。外卖骑手因职业特性每日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,对社区环境、安全隐患等具有“移动探头”作用。如道路设施损坏、环境卫生问题、安全隐患等,并通过微信群、反馈机制等方式上报,从而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效率。例如,部分地区将外卖骑手纳入基层治理体系,赋予其“移动探头”角色,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外卖骑手赋能基层治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,更在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,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双赢。
增强社区治理能力与居民参与。外卖骑手不仅作为信息传递者,还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,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,促进社区服务的优化。同时,外卖骑手的参与增强了社区治理的活力,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。外卖骑手从“治理对象”转变为“治理力量”,通过参与基层治理,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,也促进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。例如,珠海香洲区南屏镇通过党建引领,引导外卖骑手成为社区“好帮手”,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。此外,外卖骑手在基层治理中不仅承担配送任务,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、志愿服务、反诈宣传、应急救援等,成为社区治理的“守护者”和“建设者”,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。
推动治理创新,形成示范效应。外卖骑手的参与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,提升了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。例如,外卖骑手可以担任“流动网格员”“安全巡查员”“政策宣传员”等角色,延伸治理触角,推动治理现代化。骑手的参与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。通过“随手拍”小程序、积分制度、社区议事会等方式,骑手与社区形成“双向奔赴”的治理模式,推动了基层治理的创新。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,也增强了社区的共建共享氛围。
让外卖骑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是因为他们每天活跃在基层,走街串巷,具有片区熟、人头清等优势,充分利用这些优势,不仅能降低基层治理成本,也能提升治理效率和效果,更彰显外卖骑手、快递员的社会价值,使其更有获得感。另外,外卖骑手通过参与志愿服务,还能改善其与居民之间的关系,有利于创造和谐工作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