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2025年6月那段刷爆全网的视频吗?广西桂林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的考生刘燕,高考结束后用一根粗木棍当作扁担,挑着几大包行李走在回家的路上 。
视频里她穿着朴素,额头汗珠不断滑落,脚步却始终坚定 。就是这个简单画面,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1亿次,收获近3000万点赞,“扁担女孩”一夜之间成了坚韧与踏实的代名词 。
全网都为她牵挂,评论区里满是对她高考成绩的猜测:“这么能吃苦的姑娘,肯定是清华北大的苗子!”“说不定考了728分,等着被名校抢呢!”
有人自发帮她分析专业前景,从医学谈到计算机,仿佛已经看到她走进顶尖学府的场景 。甚至有传言说“武汉大学要特招她”“重点高校已经向她伸出橄榄枝” 。
所有人都默认,只有耀眼的分数和名校录取通知书,才配得上她挑着扁担走过的那段路 。
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“走红”,刘燕却异常平静,甚至有些“格格不入” 。她没有趁热度开通社交账号,面对接踵而至的媒体采访,也只是通过当地宣传部门婉言谢绝 。
对于网上流传的高分传言,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,只是笑着避开话题 。直到后来大家才慢慢明白,那些“清华学霸”“高考状元”的故事,不过是网友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 。
走红后刘燕的信箱被各种广告、代言邀约塞满 。有的商家直接开出六位数的报价,只要她点头配合,就能轻松拿到普通人几年都赚不到的钱 。
与此同时,无数爱心人士通过学校、当地政府等渠道,提出要资助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。这些资助请求都被刘燕一一婉拒 。
“我和家人生活得很幸福,不需要额外的帮助,”她认真地说,“希望大家把这份爱心留给更需要的人,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份温暖 。”
面对这样的选择,有人觉得她“傻”,说她“脑子不开窍”,放着轻松赚钱的机会不把握 。可刘燕有自己的坚持:“火的是那根扁担,又不是我 。”
她总说,这些钱来得太快太容易,心里不踏实,怕自己被这份突如其来的热度“捧杀”,忘了自己本来该走的路 。
对于那些质疑的私信,她从不争辩,只是悄悄删掉,然后转身回到熟悉的生活里——在后厨帮忙洗碗,在堆满盘子的角落忙碌 。
八月底的县城傍晚,暑气还未完全消散 。一家名为“家常小馆”的饭店里,后厨飘出的油烟混合着饭菜香气 。
穿蓝白条纹工装的姑娘端着一摞叠得整齐的碗筷,快步往柜台走去,额角的碎发被汗水打湿,贴在光洁的皮肤上 。她动作麻利,路过餐桌时,还顺手将客人掉落的纸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。
这正是几个月前因“扁担扛行李回老家备考”火遍全网的“励志姐”刘燕 。网友将她擦桌子的画面拍下来发到网上,短短几小时就引发热议 。
在“家常小馆”里,刘燕的工作很琐碎:早上九点到店,先帮忙打扫卫生,擦桌子、拖地、整理餐具;十一点开始忙起来,帮厨师打下手、给客人端菜、收拾空桌 。
晚上九点多饭店打烊后,还要帮忙清点食材、清洗碗筷,忙完往往已经十点多 。网友拍摄的视频里,刘燕正站在一张餐桌旁擦桌子 。
她戴着一次性手套,拿着抹布,从桌子一角开始,有条不紊地擦拭,连桌缝里的油污都没放过 。擦完桌子后,她又拿起消毒喷雾,对着桌面喷洒,再用干净的纸巾擦干,动作熟练又认真 。
“这姑娘踏实得很,干活从来不用催 。”饭店老板娘对前来打听的网友说,“来了快一个月了,不管是端菜还是打扫卫生,都做得又快又好 。”
老板娘还透露,刘燕话不多,但很有礼貌,客人有需求,她总能第一时间回应,“不少老顾客都夸她服务好,说下次来还想让她帮忙点菜” 。
有网友在饭店吃饭时,忍不住问刘燕:“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啊?之前网上说你考上985了,是真的吗?” 面对这个问题,刘燕只是笑了笑,低下头继续擦桌子,没有回答 。
网友又追问:“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?还会再复读吗?” 刘燕依旧沉默,只是轻轻摇了摇头,然后端起旁边的空盘子,转身走向后厨,巧妙地避开了话题 。
高考结束后,刘燕并没有闲着 。她先是回了农村老家,帮父母干农活——夏天正是农忙时节,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跟着父母去地里摘棉花、掰玉米,中午顶着烈日回家做饭,晚上还要帮忙喂猪、打扫院子 。
“家里条件不好,父母年纪也大了,我多干一点,他们就能轻松一点 。”刘燕曾在和老板娘聊天时提到,“高考成绩出来后,我想了很久,觉得不管考得好不好,先赚钱帮家里减轻负担最重要 。”
后来,听说县城的“家常小馆”招服务员,她就主动过来应聘 。“这里包吃包住,一个月还能拿三千多块钱,挺好的 。”
刘燕说,她打算先干几个月,攒点钱,“要是以后想继续读书,就用自己赚的钱交学费;要是想找其他工作,也能有一笔积蓄” 。
对于自己的“网红身份”,刘燕始终保持着清醒 。爆红后,有不少MCN机构找过她,想和她签约,帮她打造“励志学霸”人设,通过直播、带货赚钱,但都被她拒绝了 。
“我不想靠‘卖惨’或者‘炒人设’赚钱,那样太不踏实了 。”刘燕对老板娘说,“当初扛扁担回家,只是因为行李太多,没想着要当网红 。”
在饭店里,偶尔会有客人认出她,想和她合影或者拍视频,她也不会刻意拒绝,只是会笑着说:“拍可以,但别发出去太多,我怕家里人看到会担心 。”
关于刘燕的讨论,核心始终围绕着“成绩”与“成功”的关系 。有网友觉得刘燕“可惜”:“她之前那么火,要是考上好大学,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 。现在去饭店打工,太浪费天赋了 。”
还有人算着“流量账”:“当时那么多人关注她,要是趁热度开个直播、接几个广告,也能赚不少钱,给家里减轻负担,何必来饭店干体力活?”
但更多网友反驳这种观点:“为什么非要上大学才叫成功?她能扛着扁担回老家备考,说明她有毅力;现在能踏实去饭店打工,说明她能吃苦,这些难道不是本事吗?”
“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走‘考大学’这条路,只要她自己觉得踏实,干什么工作都值得尊重 。”还有网友翻出教育部最近发布的规定:“学校不能随便公开学生的高考成绩,保护学生隐私 。”
随着讨论深入,越来越多网友开始呼吁“别再打扰刘燕” 。“她当初扛扁担回老家,可能只是想安安静静备考,没想到会爆红 。”
现在她选择去饭店打工,或许就是想回归平凡生活,我们何必一直盯着她的成绩和选择不放?” 有网友留言,“换成我们自己,要是天天被人追问‘考了多少分’‘为什么不去上大学’,肯定也会觉得烦 。”
县里最近推出的“职业教育补贴政策”也被提及:“听说现在读技校也能拿补助,毕业后还能推荐工作,说不定刘燕是在考虑这条路 。”
更有人对比当下的“网红生态”:“现在很多人靠着流量赚钱,今天炒作这个话题,明天制造那个争议,反观刘燕,爆红后没想着捞钱,反而选择低调生活,这种清醒太难得了 。”
网络上关于刘燕的讨论还在继续,但她的生活依旧平静 。每天按时到饭店上班,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;下班后要么回宿舍休息,要么去菜市场买点菜,给父母打电话聊聊家常 。
她的日子,和县城里其他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两样,简单却充实 。有人说,刘燕“辜负”了大家对“励志姐”的期待;也有人说,她活成了很多人想成为的样子 。
在饭店里那摞被刘燕擦得锃亮的碗筷,没有华丽的装饰,却能在客人需要时发挥作用,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。而刘燕,就像这摞碗筷一样,在平凡的岗位上,默默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。
截至目前,刘燕依旧在“家常小馆”工作,偶尔还是会有网友特意来饭店看她,但她已经能从容应对 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她会选择继续读书,或许会换一份工作 。
高考成绩公布后,广西历史类本科线402分、物理类370分的消息一出,全网又开始追问刘燕的分数 。可她始终保持沉默,当地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也回应“刘燕性格低调,不愿对外公布成绩” 。
恰逢当时有新规明确要求“不允许大张旗鼓公布高考分数”,这对刘燕来说像是一场“及时雨”,让她彻底躲开了“亲戚堵门问成绩”的尴尬 。
我们之所以喜欢“扁担女孩”,从来不是因为她可能考了多少分、能上哪所大学 。我们感动的,是她在困境中不抱怨、不退缩的坚韧;是她面对流量诱惑时,不浮躁、不盲从的清醒 。
是她在被千万人关注时,依然能守住本心、坚持自我的定力 。刘燕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:成功从来不止一种模样 。
一张大学文凭很重要,但靠双手认真生活的勇气更可贵;“逆天改命”的故事很动人,但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的坚持更难得 。